中华医药报网

郝万山:一个反中医的科学家居然意外论证了经络的存在

郝万山:一个反中医的科学家居然意外论证了经络的存在

滚动 网络 2021-03-30 09:50
0

祝教授做过多年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他当时想,经络?哪里有这个东西呀?既然上级调我去研究经络,我就用生物物理学的方法去证伪,证明经络并不存在。

意外的是,祝教授二三十年的研究,反而证明了经络是真真实实客观存在的。

“神秘的经络”

我第一次感到经络的神奇,是上小学的时候,当时我和母亲住在乡下,有一次父亲从城里回来,正好邻居家的爷爷胃痛发作,他的家人过来请父亲去看看,我好奇,跟着父亲一起去了。

那个爷爷弯着身子侧着躺在炕上,那个时候当地人大多都睡土炕。只见他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双手捂着胃部,不停地呻吟。我听不明白父亲问了些什么问题,只见父亲从一个小包里拿出了一支支长长的针灸针,在病人的腿上扎了4针,留针不多一会儿,邻居爷爷就不再呻吟了,脸色也开始红润了,汗也不出了。又过了一会儿,把针拔了,病人坐起和父亲谈笑风生,好像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胃痛一样。

我问父亲,他胃痛,你为什么扎腿?父亲说是经络在发挥着传导治疗的作用。我问什么是经络,父亲说给你说你也不懂。从此我就对经络产生一种特别好奇的心理。

20世纪的60年代,我来到北京中医学院(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上学,那时候社会上掀起了针刺麻醉的热潮,医生做外科手术,不用麻醉剂,而用针刺的方法来达到镇痛的效果。

只用针刺的方法,真能达到镇痛可以做手术的效果吗?

从大量的实践经验来看,膈肌以上部位的手术,用针刺麻醉的方法,镇痛效果好,有的病人居然能够达到一级镇痛的效果,比如开颅术、甲状腺手术、开胸的心肺手术等。当然如果病人容易紧张,就要配用一些镇静药物。但对于膈肌以下部位的手术,比如胃切除、肠梗阻、阑尾炎、疝气、剖腹产,还有妇科其他手术等,镇痛效果不是很好。即使是这样,针刺麻醉的机理研究,经络实质的研究,也就都成了人们感兴趣的科研课题。我们低年级学生,组织了课外科研小组,我首先选择参加的就是针刺镇痛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选择特定的穴位针刺,真的能够降低痛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想在针刺麻醉的机理和经络实质的研究方面继续研究下去。

没有想到一位主管中医科研的领导来我们科研小组说,经络只不过是古人头脑中假想的一种沟通脏腑和脏腑、脏腑和体表、体表和体表之间联系的通道,并没有什么实质结构存在,你们的研究构想,是天真和幼稚的,如果有什么经络实质可以存在的话,别人早就研究出来了,还需要你们来研究?于是我们的研究也就终止了。

我一直在想,中医针灸的循经取穴、推拿按摩的循经选区、中医诊断的经络辨证、中药作用的归经趋向,气功训练的导引行气,都是以经络为基础的,如果这些都遵循的是一个假想的通道,天哪!这些东西早就应该淘汰了呀,可是到现在为什么没有被淘汰呢?

“经络的实证”

几十年前,上级有关部门调派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一位叫祝总骧的教授去研究经络,组建了北京经络研究中心。祝教授做过多年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他后来对我说,他当时心想,经络?哪里有这个东西呀?解剖学和生理学中都没有见到、说到经络,人活得好好的。既然上级调我去研究经络,我就用生物物理学的方法去证伪,证明经络并不存在,就可以交卷了。

祝总骧教授

如果祝教授能够用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证明经络根本就是不存在的,证明经络学说是伪科学,是古人在头脑中假想的通道,那也算是对生命科学的一大贡献。

意外的是,祝教授二三十年的研究,不仅没有能够证明经络不存在,反而证明了经络是真真实实客观存在的。祝教授的研究方法并不复杂,甚至简单到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步。因为祝教授认为,古人不可能用复杂的方法和精密的仪器来发现经络,所以我们今天的研究方法,越简单越好。

他用声学的方法研究发现,经脉循行线具有高振动音特性。把听诊器的声筒按在前臂的任何一个地方,用一个尖尖的橡胶叩诊锤,轻轻叩击前臂,在听诊器的听筒里就可以听到叩击的声音,当叩击到经脉线上的时候,就会听到比叩击非经脉线更加高亢的声音,这就叫经脉循行线的高振动音特性。为了使叩诊锤叩击的力度均衡,他专门请人做了一个由单摆机控制的自动叩诊锤来做实验。

为什么经脉循行线会具有高振动音特性呢?教授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发现,在经脉循行线的深肌层有一条纤细的结缔组织束,贯穿经脉全程,但是这条神秘的纤细的结缔组织束到底有什么功能,现在还是一个谜。

祝教授用电学的方法测定,经脉循行线具有低阻抗特性,为什么会具有低阻抗特性呢?解剖研究发现经脉循行线的表皮,角质层薄。角质层是不良导体,角质层越厚导电性能越差,角质层越薄,导电性能越好,于是就使经脉具有低阻抗特性,但是这样的结构对经脉来说,生理意义是什么,又是一个谜。

祝教授的研究室运用上述声学和电学的方法,几十年来测试了几万人,都能够准确地找到14经脉的循行线,而且和《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经脉循行线、和一千多年以前宋代铸造的针灸铜人模型的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还给动物和植物进行了测试,在动植物上,都有高振动音和低阻抗的循行线。于是这位最初抱着证伪的决心来研究经络的教授,比任何人都相信经络的客观存在,他甚至说,“经络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只要有生命,就有经络。

祝总骧用声学和电学的方法测得的经脉在体表的循行线,只有一个毫米宽,离开了这一个毫米,就没有了声学和电学特异性的特征了。经脉就像是一条河,河道中水的宽度是确切可以测量的,但河水对周围湿地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这个有限可测量的宽度。也就是说经脉对周围的影响不局限于这一毫米的宽度。

经脉还有哪些特性呢?祝教授的研究还有许多人的临床研究,都证明了经脉具有传感特性,也有学者称感传特性。1%~2%或者3%的人,第一次接受针刺治疗,酸麻胀痛的针感就可以沿着经脉传导。更有极少数人,即使已经把针拔掉了,针感还可以继续传导,以至传遍十二经脉,人们把这类的人称作经络敏感人。有接近40%左右的人,多次接受针刺治疗或者加用电针刺激以后,可以诱发传感,当然还有60%左右的人,无论如何进行针刺,也不能诱发出传感,只是针刺的局部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而已,这是经脉不敏感的表现,但并不影响针刺治病的疗效。

美国的医生研究发现,极个别的人针刺没有疗效,原来是基因缺陷所造成的。关于经脉传感特性的研究发现,如果给经脉施加垂直的足够大的压力,传感可以被阻断,压力解除后,传感恢复。但从经脉循行线侧方施加过来的压力,不能阻断传感。所以在进行针刺治疗的时候,要让病人宽衣解带。

在用冰块把皮温降低到25℃或者把经脉温度降低到21℃左右的时候,传感也被阻断。移除冰块,随着皮温和经脉温度的上升,传感随之恢复。因此在进行针刺治疗的时候,房间的温度不能太低。

研究发现经脉传感的速度因人、因地、因时间的不同,差异很大,但都在250px/s以下。有人针刺环跳穴,进针以后,针感闪电般地传到脚跟,这不是经脉的传感,而是扎到了坐骨神经干上,这是神经干的传导。神经干对刺激的传导速度在30~90m/s之间,是非常快的。一滴血从左心室出发,流遍大小循环又回到左心室,只需要20秒钟多一点点,也是非常快的。可见经脉的传感速度,既不是神经干的传导速度,也不是血液的流动速度。

为什么刺激穴位会诱发传感,现在也是一个谜。解剖研究发现,经脉循行线上神经末梢和小神经束特别密集,和非经脉循行区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是经脉敏感程度比其他区域高的原因所在。

此外,有人用超微红外摄像仪拍摄人体的图像,这属于热学的方法,发现健康人的经脉循行区,具有高红外辐射特性,这是由于在经脉循行区的表皮和肌层,毛细血管比非经脉循行区要密集很多的缘故,毛细血管密集,血液循环就旺盛,代谢也就旺盛,产热就增多,于是就发生了高红外辐射的现象。

有人用超微冷光摄像仪拍摄人体的图像,这属于光学的方法,发现健康人的经脉循行区,具有高冷光辐射特性,这可能和经脉循行区的肌层有密集的肥大细胞有关。因为肥大细胞和其他细胞相比较,可以发出较高的冷光。临床可以见到,在经脉循行线上出现过敏带、苍白带、潮红带、皮疹带、立毛肌收缩带等等,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经脉的可见现象。由于肥大细胞还参与过敏反应,所以就怀疑,这种现象是不是和经脉循行区域肥大细胞密集有关,当然目前并没有定论。

此外,针刺后,可以在经脉循行线上测到微脉搏的搏动,针刺前并没有这个现象。研究还发现经脉循行区具有高磁场特性,但这些特性的机理都不明确。

核学方面的研究发现,在穴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经脉循行线是放射性同位素的优势扩散线,也就是说放射性同位素是沿着经脉循行线来扩散的,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可以追踪到同位素沿经脉的扩散速度和范围,可以拍摄到其三维立体图像。但同位素的这种扩散途径和机理至今不明。

用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发现,经脉循行线具有高钙离子浓度特性、高二氧化碳释放特性,但机理都不明确。

总结一下,我的思考是,经脉是多种已知结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新的功能系统。对其实质的现代研究,进展缓慢,举步维艰。不过《黄帝内经》已经明确告诉我们,经脉有行血气,营阴阳,处百病,决死生,调虚实的作用。是生理、病理、治疗信息的传导途径,是人体最大的调节控制系统,经络通畅,气血流畅,健康就有保证,所以各种以通畅经络为出发点保健方法,对消除亚健康状态,防治各种疾病,一定是有重要作用的。

祝总骧教授在他的经络实证研究基础上,创立了312经络锻炼法,据说全世界有1亿以上的人在练习,改善了许多亚健康状态甚至缓解了许多疾病的症状。原在延安工作的郝金凯教授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针刺加吸氧的针刺疗法,就是用声音的方法准确找到经脉和穴位,扎针后结合吸氧,提高了对许多病证的疗效。

使我常常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的老祖宗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发现了经络的存在,并且能把经脉的循行路线描述得清楚准确,又是用什么方法发现了中医学中的许多原理,而我们现代人别说发现这些东西,就连他的实质究竟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以致对它不理解了,甚至想到要淘汰了。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进步呢,还是退步呢?

本文作者:郝万山,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首都国医名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本文来源:《郝万山话中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编辑:duodudd]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